为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审计业务技能,拓宽内审人员工作视野和思路,11月15日,审计处全体人员参加了2022年教育系统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培训通过线上进行。
培训期间审计处全体人员认真聆听了西南财经大学审计处处长吕先锫所作的《高校落实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四川大学原审计处处长江文清所作的《内审工作中购买中介服务的方式和质量保障》,西南石油大学审计处处长冯海燕及副处长陈伟所作的《大数据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四川省教育厅督导与审计处一级调研员陆卫江所作的《履责教育审计为高校治理现代化服务》等专题讲座和报告,本次培训的系列专题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释了高校内部审计职责使命,分享了高校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剖析了典型问题案例,明确了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服务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
通过学习,全处人员更新了审计知识,开阔了审计视野,提高了审计水平,达到了提升的目的。为使此次培训发挥更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内部审计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由于审计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审计人员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审计领域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发展方向、难点热点了然于胸,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式多样,切实提高审计质量;二要树立责任意识。这次学习中,聆听专家讲授的审计案例,都是从一些细枝末节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循迹查看。所以在审计工作中,一定要担起责任、脚踏实地,养成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三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审计技术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使审计工作逐步实现由传统审计方法向现代审计方式的转变;四要增强服务意识。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形象地把监督与服务比喻为医生看病,“监督”就是检查有没有病,“服务”就是帮助有病的人治病和康复。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不仅要准确地查出有没有病,还要开出正确的药方为病人治病,并提出科学的康复方案。审计职能的完善就是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发现和了解教学科研一线的真实问题,树立服务意识,切实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
(撰稿:雷瑶;审稿:胡煜)